• <ins id="1vqru"></ins>
  • <rt id="1vqru"></rt>

          精益生產管理咨詢-中普咨詢

          服務熱線:0755-85276602
          廣東省咨詢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、工信部指定智能制造輔導機構、廣東省管理咨詢行業50強單位
         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:主頁 > 行業成功案例 > 家具行業精益生產案例 > 家具行業精益生產案例
           家具行業如何實施精益生產管理
                  一直以來家具制造業就是典型的低技術含量、人力大于機力的行業,正因為行業以勞動密集、低附加值為主,大部分家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弱,缺少品牌優勢,導致生存能力較弱。從2008年以來,制造業進一步受到時間、地域、環境及勞動力價格上漲等因素制約,外部環境的惡化,加上企業缺乏核心技術,要想制造之路長久走下去,必須要依靠內部管理,達到精益化生產才能在內憂外患中持久生存下去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       那么什么是“精益化生產”?所謂“精益化生產”,簡稱“精益”,是指利用杜絕浪費和無間斷的作業流程,而非分批和排隊等候的生產方式。具體指通過系統結構、人員組織、運行方式和市場供求等方面的變革,使生產系統能很快適應用戶需求不斷變化,并能使生產過程中一切無用、多余的東西被精簡,最終達到包括市場供銷在內的生產的各方面最好的結果,其特色是“多品種”,“小批量”,精益生產是衍生自豐田生產方式的的管理哲學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       如此,要做好精益化生產,筆者認為需從以下幾點開始著手:
           
          1. 定制生產能力:如何更貼近客戶,創造出增值產品及服務并最終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實現企業盈利,這就需要企業在營銷模式、創新思維和領導能力、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有所建樹,即一種新的商務模式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2.精益生產:從制造方面來說,工廠必須盡可能實現自動化,消除制造浪費,以獲得最大的生產效率,提高勞動生產率來有效降低成本;人力的穩定是企業降低培訓成本、提升制造能力、獲取創新力的關鍵,這些都源于精益管理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3.產業鏈和專業化細分:引用國外一部管理學著作中一句話:“鏈化優勢是指地理上接近的、互相關聯的一群機構,在領域內協同發展,通過共同利益和互補性聯系在一起促進區域或行業經濟發展”,資源整合利用促進了企業專業細分和深化,這在提升制造能力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       家具行業三十年的發展,目前國內仍存活下來的家具企業來講歷史并不算久,涉足家具制造領域的企業三十年的也大有人在,但反觀這些企業的過去,幾乎個個步履維艱,但終究還是跌跌撞撞堅持了下來。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       對于這樣的企業,我們只能承認在中國家具行業內部,我們是優秀的企業,但以其它行業為標,以國際為準,我們絕不是卓越的企業家具企業,痛定思痛,家具企業需要找出一條長久出路,實現工廠從“制造”向“智造”轉變,“精益生產”便是這條路最好的歸宿。

          楷模家具銷售冠軍的交期管理
           
          【項目背景】
            楷模家具廠有連鎖專賣店300余家,在國內的家具行業銷售上很有名氣,其家具屬中高檔價位,共有7家分廠,隨著市場拓展的順利,生產管理的瓶頸越來越明顯,交期不能跟上,品質事故常有,員工的需求不斷增長,但總是招不到人,而生產車間的在制品堆積如山,給生產管理帶來更多的混亂。因此,決定引入咨詢公司推行精益生產。
                  后中普咨詢李老師介入接觸,在去其現場參觀后,發現現場半成品堆積如山,雖然廠房面積有約幾萬平米,但找不到一塊大于2平方米的空地,生產排程不清晰,全廠幾乎處于一種打亂仗的狀態,而調查其訂單準交率的情況,數據顯示只有40%。
                  中普咨詢師認為,此廠的關鍵并不在于文件制度管理,因該家具企業員工很多是熟手,作業還較熟練,員工文化素質不高,文件制度管理對其不太管用,應從現場改變其作業方式為主要輔導方法。
          【項目思路】
          v以現場輔導為主,改變其作業方式,少寫文件,只需適量培訓;
          v必須要求全廠按順序生產,不能一味只求計件工資不管最后產出;
          v必須建立庫存過多危害交期,危害工廠資金周轉的觀念,采用補貨式拉動生產方式;
          v現場產品的整數化管理;
          v瓶頸工序的重點管理。
          【項目方法】
          1.補充式庫存生產
            我們常規的工廠總喜歡作預估式訂單生產,但無論用什么方法,總是不能預估得和實際市場需求一致,或者多產,多生產后就產生了新的過量庫存,對生產的總物流產生阻滯作用,明白此點,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產品的實際生產只需3天,可我們交貨為何要30天的原因所在。而我們如何生產少了,那么就產生缺貨的現象,產生缺貨現象,一是挨客戶罵,業務部門死命催,二是客戶一般不喜歡等你慢慢來生產,他轉過身到我們對面的專賣店買走了競爭對手的產品,我們損失了營業額,而我們的對手增加了營業額。
                  中普咨詢老師要求工廠將一年來的產品出貨情作一統計分析,得出每月各品類的基本出貨量,作為安全庫存。因是自已研發和設計,及自已的產品,這點有優勢,作點庫存不會浪費,但這安全庫存必適當,待熟練后可逐漸降低。這樣,我們既可保持低的庫存,又可及時交貨。
                  各品類的安全庫存求出后,成品倉只存這些安全庫存,每天成品倉的數據與安全庫存相減,缺貨最多的產品第一個排入排程,而且缺多少排多少,不缺的不排。這樣,成品倉最缺的產品我們優先生產,不急在后生產或者不需要生產,生產的秩序順暢了。而不是與傳統的作法一樣,要出貨的沒有,不出貨的堆成山。很多人對此方法的重要性不以為然,認為其原理竟如此簡單,但有實踐的企業到底有幾家,不然就無法解釋為什么車間和倉庫堆成山,而我們還一面缺貨被業務部門催得要跳樓。
          2.明晰的排程
            在家具廠我們見到的排程方法,90%以上只是羅列訂單而已,根本不能算做生產排程,排程上不能直觀在看出訂單的先后次序,他們將訂單的先后混合夾雜,一翻好多頁,讓人頭暈腦脹,二是這些訂單的交貨根本未有好好策劃,全是在某幾天交貨,比如每月10號,20號,30號等,特別是每月30號,訂單有好幾頁,還有更多的訂單,沒有交貨,交期是急,特急,或者盡快等,這樣一張排程表交貨車間生產,不亂才怪。
                  依據缺貨的緊急程序,我們排出了最需要補充的庫存,按我們的生產能力,將這些訂單依次排入計劃,一天的訂單一定要排在一塊,不能東一張西一張,而且要排在甘特圖式的排程表中,這樣,每天的做的訂單就一目了然,生產部門的人就非常清晰,有清晰的思路是任何工作成功的關鍵,當完成一第訂單時,我們要求生管將之涂成綠色,表示放心通過。
                  另中普咨詢老師要求各生產主管每周開一次,檢討生產的進度情況,因排程清晰且有進度顯示,各人對要做的工作非常清楚,哪些訂單完成了,是綠色的,未完成的是橙色的,一目了然,哪些訂單本要先生產的,反而延后了,后面生產的訂單本先生產的,卻提前入了庫,這些順序不能改變,因我們是以產品缺貨程度來排程的,亂了的話,急缺貨的沒生產,不急的反而入了庫,就會產生混亂。
                  原理簡單,但實施起來異常艱難,一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傳統思維,平時自由慣了,不喜歡新規則,我想先做哪單就哪單,二是一般人認為說,第一單只有20套,太少,要調機器浪費時間,第六張單是一樣的,那么就將第一單和第六單合并起來生產,這樣,生產的次序就打亂了,為了糾正此現象,中普咨詢老師對大家進行了艱苦而耐心的講解和堅持,為此還對某些干部作了調整。
          3.瓶頸管理
            生產線平衡在電子行業做得比較多,但在家具業卻少,尤其是在庫存很多的情況下,很容易淹沒對瓶頸工序的重視,而我們多少主管人員也根本沒有這種管理意識,否則就無法解釋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庫存不能流下去,有堆積一定就是被某個工序卡住了,不能釋放產能。
                  在理論分析上,我們應能知道,全廠的最終產能決定于最薄弱的環節,亦即瓶頸工序,在瓶頸工序多生產一件,那最后的成品就可多增加一件,道理一經點破,讓人恍然大悟,異常簡單。
                  該廠的瓶頸工序的冷壓工序,一天10小時上班,每壓一次約需4小時,所以一天最多只能壓2次,木工前段的產能被卡于此處。老師與木工主管商量解決之道,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延長瓶頸工序的工作時間,將一班倒改為二班倒,這樣原業每天壓2次,現在一天平均可壓5次,提升了150%的瓶頸產能,木工前段的總產出也增加了約150%,瓶頸釋放后,堆積的在制品猶如被堵的河水,嘩的一下全流走了。
          4.整數管理
               數量管理說起來重要,但真正重視的人不多,且大家無從下手管理,老師要求工人每20塊板子插入一張白紙片,并寫上數字,如20,40,60,80,等,這樣,每一棧板材料是多少,2秒鐘就能知道答案。
            當數量管理不好時,會產生很多的后遺癥,比如不是過多開料就是少開料,過多開料,一是產生了新庫存,而這些庫存也不知何能用得上,二是占用了寶貴的生產時間,我們現在急著做市場需要的產品,而做一些市場目前不需的產品肯定浪費了我們的時間和精力,很多人以為只有東西壞了才是浪費,其實損壞是一種浪費,過早過量生產也是一種浪費,它主要是時間、人力、時機的浪費。
          【輔導照片】


           
          【項目成效】
            項目結果得到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的高度評價,董事長有時晚上回來還去車間問員工,項目如何,因為在制品減少,物流加快,員工的工資結算由以前的3-4個月減少到10天就可結算,而且在項目開始的第二個月,因一下子將以前的在制品清理一空,在單件未變的情況下,員工的工資平均每人增長了500元,所以員工一個勁地叫好,員工能擁護變革,董事長也開心了。
          通過各主管總結,主要成效如下:
          v訂單生產交期常規產品由25天降到7天,客戶滿意,產能提升;
          v訂單準交率由40%提升到98%以上;
          v車間在制庫存降低了80%,降低資金積壓,提升庫存周轉次數;
          v車間場地占用面積減少了70%,更快的物流和工人壓力減少,質量事故下降;
          v由于在制品滯留時間大大縮短,品質事故降低了50%;
          v因為物流加快,工人計件工資結算時間由3-4個月降到10天左右,工人積極性提升;
          v綜合收益約在每年1000萬人民幣。
          【項目經驗】
          v一定要聚焦,抓住主要的問題來解決;
          v做的工作項目不能太多,只做2-3件事,一跟到底,幾個月如一日,堅持不放松;
          v盡量通過有效的方法,兼顧工廠利益和工人利益,讓工人擁護,老板高興,最后達至多贏的局面。
          【項目后話】
          此項目仍在繼續中,董事長說,我們有7家廠,還要建內部管理學院,培養更多優秀人才,以支撐公司迅猛的發展,希望與老師的合作是長期的,一期接一期,企業需要咨詢公司專業的支持。
          聯系中普,與您攜手一起打造精益制造企業之愿景:400-040-8980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快三代理